为进一步激发我国大学生对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竞争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综合素质,竞赛搭台,教学唱戏,不断深化我国高校的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着力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和高素质创新性人才培养质量,经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研究决定,拟于2022年9月-12月联合举办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01组织机构/Organization
主办: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物理学科组
全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
教育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物理实验专项委员会
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
陕西师范大学校赛承办:
物理竞赛协会
02比赛类别/Category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涵盖以下三个类别,参赛者以学校为单位可选择各类别项目参赛。
1命题类创新作品
参赛学生从赛事组委会公布的题目中选题,按要求提交作品。题目要求如下:
可选题目
题目1:透明液体浓度测量
目的:
1)设计制作一种表征并测量透明液体浓度的装置;
2)测量透明液体浓度。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实验装置;
3)给出实验结果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题目2:声音定位
目的:
1) 探究基于声音探测的定位原理;
2) 制作一个利用声音探测定位的实际应用装置或实验研究装置。
要求:
1) 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 制作一个实验装置,实现声源物体的准确定位;
3)给出实验结果,信号及噪声处理,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题目3:冰的导热系数
目的:
1)搭建实验装置,测量冰的导热系数;
2)研究温度、杂质对冰的导热系数的影响。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实验装置;
3)给出实验结果,分析温度、杂质对结果的影响;
4)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题目4:量子化能级测量实验仪
目的:
搭建量子化能级测量的实验装置,并对特定物质的量子化能级进行测量。
要求:
1)设计实验方案(含原理);
2)制作一个量子化能级测量的实验装置;
3)测量特定物质的量子化能级;
4)给出实验结果并讨论测量精度和不确定度。
2自选课题类创新作品
参赛学生从赛事组委会公布的自选类项目中选题,按要求提交作品。题目要求如下:
1.实验仪器制作、改进
要求:
参赛队伍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设计制作一套新仪器/实验,或者改进一套旧仪器,制作或改进应突出对物理实验教学效果或者仪器性能的提升作用,例如,可以使物理图像/规律更直观、拓宽可研究/应用的范围等。本类别鼓励能突破“黑匣子”式教学仪器的参赛项目,设计上允许实验过程可调控、参数直观可测,以便实验者对内容有更清晰直观的理解和掌握。物理内涵偏少的电子制作、自动化 控制类作品,不是本类别鼓励的方向。对源自科研前沿内容、前沿技术的教学实验/仪器设计,作品完成度上可以适当放宽要求。
2. 物理教学资源开发(二选一):
1)利用信息技术(如动画等)制作一段不超过 5 分钟的多媒体资源(如科普类的多媒体资源),以展示特定物理内容,使学生或大众对该内容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2)自主开发一个仿真/模拟程序,允许操作者改变参数、可视化地输出仿真 /模拟结果。本类别特别鼓励学生尝试基本物理过程计算模型的自主构建和数值计算核心模块的自主开发。
(备注:讲课视频不属于本类作品。)
要求:
教学资源必须物理原理上正确,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者参考价值,有助于学生对有关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或者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甚至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究相关内容的兴趣。
3大学生物理实验讲课比赛
参赛学生根据赛事组委会公布的讲课比赛形式及要求,自选讲课内容,按要求提交讲课视频。竞赛形式及要求如下:
竞赛形式
1.每个学校推荐讲课竞赛最多限报2项;
2.讲课竞赛报 2 项的,作品须为不同实验内容和题目;
3.参赛者申报参赛的作品以学校为单位报名,竞赛时正式注册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本(专)科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4.学生可通过团队的方式参赛。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其中一名学生任主讲,其他学生按贡献排序;
5.初赛以报送讲课视频的形式进行网络初评;复赛采用线上讲课方式进行。
03参赛资格和要求/Qualification
1. 参赛对象为全国各类高等学校2022年秋季学期在籍本(专)科学生。
2. 每个学校最多5支队伍,每支队伍参赛指导教师不得多于2人,学生不得多于5人,其中讲课比赛项目学生不得多于3人参赛。
3. 每所高校报名时,第一、二竞赛类别每类最多3支队伍,第三竞赛类别最多2支队伍。
4. 所有竞赛类别,本年度以前获得过全国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创新)三等奖(含)以上的学生、三等奖(含)以上作品不再参加本竞赛。
5. 参赛高校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组织事宜,包括组队、报名、格式审查、赛前准备等。参赛队员自备设备、器材和作品,费用由各参赛高校自行解决。
6. 每支队伍报名费800元,汇款方式另行通知。(此报名费用仅包含网络初评及远程答辩费用,不包含现场展示环节会务费。)
04竞赛组织实施步骤/Arrangement
1. 预先公开竞赛题目,选手组队在本校进行准备。
2. 各参赛高校将赛题要求的参赛资料包括(实验报告、演示PPT、视频资料等)提交竞赛组委会。
3. 各参赛高校在5月15日前,通过网络填报预赛报名表(待5月初发布)。9月1日-9月15日向组委会提交正式报名、上传参赛资料、完成缴费,详细方案待第二轮竞赛通知明确。
05联系方式/Contact
·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
陈一凡15205639924
· 请有意向的同学加入此QQ群,校赛等相关信息会在群里实时发布: